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網站功能選單

臺北市孔廟儒學文化網

字型放大 字型縮小

張履祥

張履祥(1611~1674),字考夫,號念芝,號楊園。浙江桐鄉楊園村人,(今浙江省桐鄉市楊園村)。明萬曆三十九年生,清康熙十三年卒。享年六十四歲。學者稱為「楊園先生」,是清初朱子學的倡導者。
  張家雖是同鄉望族,但張履祥幼年喪父。他的母親勉勵他,說:「孔、孟兩位哲人,也都是在沒有父親的環境下成長,因為立志向上,努力不懈,終於成為聖賢。」有這樣一位明理溫煦的母親悉心調教,張履祥更加自重自愛,刻苦讀書。為了讓張履祥有更好的讀書環境,剛過十歲,他母親便將他送到外祖父家,跟隨陸時雍學《易》。十五歲時,張履祥考上秀才。幾年之後,他的外祖父去世,家道中落,經濟也不再寬裕。但他仍勤讀不輟,耕種持家。
  不同於其他明末學者,張履祥對「結社」設館講學、評論時政,不感興趣。當時東南文人結社之風盛行。最為後人熟知的,是張溥、張采等人所成立的「復社」。但張履祥卻與好友顏統,約定不參與這類活動。崇禎十五年(1642),張履祥前往杭州參加鄉試時,面見了學者黃道周。黃道周以「不慕名利」勸勉他。鄉試落榜之後,張履祥前往紹興,拜劉宗周為師。
  清軍入關以後,黃道周四處奔走抗清,任職於南明王朝,被俘後不屈而死。劉宗周則選擇絕食的方式以死明志。這兩位儒者所展現出的氣節典範,深深的感動了張履祥,他從此絕意仕進,專心講學著書。其後隱居將近四十年,直到過世為止。
張履祥隱居後,講學與耕種,是他最主要的兩項活動。他不僅是監督僱工勞動,也親自參與農耕活動。根據記載,他在農業生產技術,和經營管理方面,都累積了豐富的經驗。他還以《沈氏農書》為底本,依據自己的實際經驗,增定寫成《補農書》,記載下他以為的,最適合桐鄉當地的農耕法則。
一定要介紹的,是這位理學家,不但會讀書、能耕種,連他的耕種法則與經營管理(佃農),都相當具備經濟效益,很有今日商業管理的頭腦。
  首先,不同於傳統以「稻米」為主為重的傳統觀念。張履祥把「蠶」、「桑」放在首位,著眼點正是「因地制宜,多元經營」的觀念。強調種植農作,不能忘記「土壤不同,事力各異」,必須要「農事隨鄉」。確定了要耕作的農作物種類之後,就是尋找合適的佃農了。
在張履祥的管理觀念裡,選擇佃農要以「勤勞而善良、家裏勞動人口多,且能同心協力的人家」。同時要注意改善雇工的生活。他制訂「按勞取酬」的規則,把耕作時的「忙與閑」、「勤與惰」、「難與易」區別開來,給予不同的工錢和伙食。時常查核,獎勤罰懶。
  理學家卻寫了農耕之書!張履祥的實學,不迂遠、不困難,卻最貼近、最實際。更難能可貴的,是他依舊在理學上,有相當的成就。
  雖然他受教於劉宗周,而劉宗周的學問,兼崇朱(熹)、王(陽明),重誠意、慎獨。而張履祥學習之後,思考並做出個人立場的抉擇,他專意程、朱,其學說主要以仁為本,修己為務,依歸於中庸。窮理居敬,知行並進。強調平實切近,不尚辭辯。一生潛心義理,認為三代以上,孔、孟集大成。三代之下,程朱集大成。後世把他和陸隴其並提,視為閩洛學派的正傳。
  然不同於陸隴其從未曾嘗試抗清,並且出任清朝官吏的做法。張履祥由於深受黃道周與劉宗周兩位師友的影響,他曾短暫參與抗清,期待有恢復明室的一天。等清朝政權穩固,天下已定之後,他便息交絕遊,隱居鄉間,藉農耕活動自給自足,並且設館講學。特別的是,凡是因科舉考試而前來求教的學生,他都婉拒不收。同時常常告誡學生:不可拘泥、固守在如何學習八股文章。要讀有用的書,要學習對實際生活有幫助的技術類知識。同時,他又擔心過度強調實學,會導致「術高於德」。因此他曾寫下《東莊約語》,這是一份他用來引導學生治學態度,所寫下的規約。當中主張「學問固重實踐,然必自致知格物始。」 也曾與呂留良等人和議合做,刻印了程朱遺書、語類及先儒遺著數十種。
  由於生於改朝換代的年代,加上黃道周與劉宗周的典範,張履祥隱居鄉間,教書、務農。他揚棄了「以耕為恥」的觀念,認為「耕、讀不可偏廢」,只讀不耕,將死於凍餒。只耕不讀,則禮義喪亡,人將失去所以為人的核心價值。他訓示子孫:「沒有錢財,不是真的窮。不去耕種,才會讓人真的窮困。不當官,不會因此身分低賤,不讀書向上,那才真的會變得卑微。」
  張履祥的著作有:《經正錄》、《願學記》、《問目》、《備忘錄》、《初學備忘》,《訓子語》、《言行見聞錄》、《近鑒》、《讀易筆記》、《喪葬雜錄》、《訓門人語》與《補農書》等。後人輯為《楊園先生全集》。這樣一位務實又有學問的儒者,儘管生前不曾當官,沒有功名。但歷史仍舊還給了張履祥相應的評價。
  乾隆十六年(1751),浙江學使雷鋐為張履祥立碑,稱他為「理學真儒」。嘉慶十六年(1811),立張履祥主祀於青鎮分水書院。道光五年(1825),入祀鄉賢祠。同治三年(1864),浙江巡撫左宗棠親自題碑「大儒楊園張子之墓」。同治十年(1871)張履祥獲得了從祀孔廟的榮耀,這是對儒者最高等級的肯定。而張履祥,實在是當之無愧。


撰稿人:李慈恩
網站滿意度調整